核心提示:智慧路燈桿是對傳統的路燈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利用路燈桿的“電”、“網”優勢,實現“路燈+”的模式。以路燈桿作為載體,構建形式多樣化、覆蓋范圍廣的物聯網數據采集節點,并通過物聯網管控平臺對所有物聯網設備信息進行接人、匯聚與整合,為相關部門業務應用、跨部門綜合應用提供信息服務和共享交換服務。能夠有效促進全市物聯網建設的步伐,為增強各政務部門的業務管理能力,以進一步實現業務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輔助領導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無論是社會治安還是城市中行人與車輛的交通安全都需要公共照明設施提供良好的照明條件,路燈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同時,近幾年云計算技術發展迅速逐漸被應用到各個領域,物聯網技術逐漸變得成熟,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得智慧城市的理念從之前的理論階段發展到現如今的實現階段,城市智慧照明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社會的熱點。
通過使用這些發展迅速且相對成熟的云計算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將城市路燈納入到新型的城市物聯網體系中,實現路燈的智能化控制,不僅能夠很好地解決當前路燈控制管理方式落后的問題,而且可以使路燈管控系統具備綠色節能、高效管控、安全穩定的特點。因此,研究路燈如何進行智能控制且更加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意義和必要性
2014年8月,為規范和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構筑創新2.0時代的城市新形態,引 領創新2.0時代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交通部八部委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公共服務便捷化。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環境保護、交通出行、防災減災、檢 驗 檢 測等公共服務領域,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的信息服務體系,公眾獲取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方便、及時、高效。
城市管理精細化。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社會誠信、市場監管、檢 驗 檢 疫、食品藥品安全、飲用水安全等社會管理領域的信息化體系基本形成,統籌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城市地理空間信息及建(構)筑物數據庫等資源,實現城市規劃和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的數字化、精 準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動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環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水、大氣、噪聲、土壤和自然植被環境智能監測體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線防控體系基本建成,促進城市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基礎設施智能化。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電力、燃氣、交通、水務、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運行管理實現精 準化、協同化、一體化。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
網絡安全長效化。城市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礎網絡和要害信息系統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資源安全得到切實保障,居民、企業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護。
智慧路燈桿是對傳統的路燈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利用路燈桿的“電”、“網”優勢,實現“路燈+”的模式。以路燈桿作為載體,構建形式多樣化、覆蓋范圍廣的物聯網數據采集節點,并通過物聯網管控平臺對所有物聯網設備信息進行接人、匯聚與整合,為相關部門業務應用、跨部門綜合應用提供信息服務和共享交換服務。能夠有效促進全市物聯網建設的步伐,為增強各政務部門的業務管理能力,以進一步實現業務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輔助領導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針對智慧燈桿相關標準規范缺失問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同步編制了《智慧燈桿系統與工程基本規范指引》,保障了智慧燈桿建設的規范 采用的關鍵技術路線為信息領域成熟、主流、先進的技術,系統采用的硬件系統、安全產品等均為成熟穩定產品,在國內有著廣泛的應用,能保證技術上良好的可行性。
2、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智慧路燈的建設,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國、歐洲的瑞典、愛爾蘭、德國、法國,以及亞洲的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大部分國家的智慧路燈建設都處于有限規模、小范圍探索階段。
2011年,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采用智慧路燈系統,路燈采用LED(發光二極管)照明,內置運動傳感器和無線通訊系統,根據行人車輛進行路燈亮度的調節并自動診斷故障。這套系統不但比現有系統節電800-/0,維護費用也更為低廉。
2012年,英國倫敦市威斯敏斯特行政區計劃在4年內更換大約1.4萬盞“智能街燈”,這些“智能街燈”需要修理或是更換時,會通過iPad應用提醒負責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除此之外,技術人員可以通過iPad控制每個路燈的亮,滅/亮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014年,美國芝加哥啟動名為ArrayofThings的城市建設項目,在全市范圍內的路燈桿安裝了傳感器,可收集空氣質量、光照強度、噪音水平、溫度、風速等環境數據。通過檢測藍牙和WiFi信號,這些傳感器還可以感知附近用戶的手機,從而計算某一特定區域實時的人數。同時芝加哥即將部署的傳感器據稱不會收集身份識別信息,只偵測信號,不記錄移動設備的MAC和藍牙地址。“燈柱傳感器”將分批安裝,全 面占領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區,每臺傳感器設備初次采購和安裝調試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間,運行后的年平均用電成本約為15美元。
2016年,美國洛杉磯把街上的路燈從原來的 高壓鈉燈換成了LED燈,整個過程需要花費四年 時間,共涉及7200多公里長的道路。這些LED路 燈全部是智能聯網的。未來,智慧路燈還可以響應 周圍的情況來工作,比如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閃爍, 提醒過往行人以及給救護車、警車等引路。除此之 外,LED路燈節省下的電將被用來運行100個電動 汽車充電站。
2017年,英國的Milton Keynes市MK體育場 采用施萊德公司的智慧一體化的Sh.lffle燈具,安 裝在體育場人行區域、售票處以及商店的周圍。安 裝在售票處以及商店門口的Shuffle配備了360度 照明模組(16顆LED)、監控人口處的閉路電視、 賽事舉行時需要用的公共廣播以及WIFI。公共廣 播和閉路電視接入MK體育場主控室,可做遠程遙 控,便于及時連接。
目前國內智慧燈桿應用總體仍處于試點和局部 小范圍傳統燈桿改造的范疇,規劃不足、功能零散、 服務碎片化是普遍現狀,智慧燈桿本應有的戰略成 效遠未實現。此外,由于配套運營管理機制沒有同 步跟進,導致現行智慧燈桿在運維管理上難以持續, 成體系、廣集成、規模化的智慧燈桿建設和運營在 國內基本空白。
2015年10月,道路照明燈桿綜合利用項目在上海率先展開試點——大沽路上共安裝丁15根新型智慧型照明電桿,這些司空見慣的道路照明燈桿,安裝有WiFi免費上網設備、有“呼叫”按鈕方便市民與監控平臺對話或求助、是電動汽車“充電樁”、能檢測PM2.5……集智慧照明、視頻聯網監控、應急求助等各種功能于一體。
3、智慧路燈遠程管控系統發展趨勢
(1)智慧化控制路燈的控制變得更加的智慧化。例如:統計整個社區人員的上下班時間設置路燈控制策略;白天出現惡劣天氣(大霧)提前開燈;對城市關鍵地段的開關燈規律進行統計等。
(2)精細化節電節能已經是世界關注的焦點主題,對于路燈的節能而言,只有合理控制每個路燈的開關燈時間和亮度,才能達到節電控制的目的,智慧路燈管控系統由只關注控制變成了節能化地控制。
(3)多樣化管控路燈的管控由值班人員在固定位置的管控中心管控變成了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腦就能完成對路燈的管控;管控的方式也由單一的管控變成了多樣的管控方式;管控的對象由對路燈配電回路的管控變成了對整個路燈和路燈配電臺區(路燈配電變壓器及整個配電線路、路燈控制器、通信設備等)的管控。
4、總結
智慧路燈通過應用先進、高效、可靠的電力線現對路燈的遠程集中控制與管理的路燈。集文化創意為一體的智慧路燈為智慧城市提供了完備的載體平臺。智慧路燈具有根據車流量自動調節亮度、遠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動報警、燈具線纜防盜、遠程抄表等功能,能夠大幅度節省電力資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節省維護成本,即可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又可拓展應用智慧城市的各種功能,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 量。